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变革的背景下,外贸企业正以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新韧性,在国际市场开辟新空间,同时,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访多家外贸企业及支付机构了解到,面对支付成本高、效率低及合规压力等挑战,支付企业将AI与金融科技作为破局的关键。与此同时,跨境支付企业正逐步从单一结算服务转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技术驱动和生态化布局,为企业出海提供支撑。
跨境支付面临多重挑战
支付是贸易的“最后一公里”。记者走访跨境航旅、物流、外贸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发现,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汇率波动影响愈发显著,不少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支付成本、支付效率、合规能力等三方面挑战。
“传统跨境支付方式一般是按交易笔数扣费,无论支付金额多少,都要扣除定额手续费。面向C端的企业高频交易需求突出,若按传统渠道‘按笔收费’,累计手续费不少,这样利润就会降低不少。”东莞市工贸发展促进会会长、佛爱娃工艺品董事长雍程翔说。
支付时效直接影响企业运营。传统付款方式存在的申请流程繁琐、效率低、汇率波动大等问题,给部分企业开展业务带来一定压力。华夏物流深圳分公司销售负责人钟呈辉举例称,传统“T+3模式”曾导致海外仓费用支付延迟,服务暂停险些造成客户流失。湾区旅业品牌副总经理古月称,机票、酒店支付若延迟到账,可能会加剧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此外,外贸企业在支付过程中会面临跨境交易的安全合规问题。深圳乐能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是集产品设计研发、在线零售、B2B贸易、海外物流仓储四大板块为一体的跨境企业,公司财务总监何冬冬告诉记者,其主要基于费率和合规性来选择合作的支付平台。
AI与金融科技成破题关键
跨境支付企业正在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手段,降低企业支付成本,提升支付效率和合规能力。
以某服装外贸企业为例,由于服装行业通常订单量和库存量较大,此前公司依赖人工去处理订单生成、支付核对、物流同步等环节。为了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在订单的处理流程上,链接了蚂蚁集团旗下的万里汇贸易履约及交易保障产品“World Trade”的API接口(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这一举措帮助公司实现了订单的全自动创建、管理与发送,从下单支付到发货,无需人工干预。所有流程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出错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支付成本。”该服装外贸企业的创始人表示。
数字技术不仅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也是稳风控的关键。连连国际CEO沈恩光表示,传统风控依赖人工,面对海量交易数据时力不从心,而AI通过机器学习构建用户行为模型,可实时识别异常交易。以反洗钱为例,连连国际将AI应用于尽调环节,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
“合规能力是支付行业的核心壁垒之一。”沈恩光认为,对于支付企业而言,如何在合规框架下将AI技术与本地化运营能力深度耦合,值得重点关注。
从“支付通道”到“生态赋能”
随着品牌出海升温,企业对跨境支付的需求正在从单一结算向综合服务跃迁,跨境支付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2年至2027年,中国跨境数字支付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25.2%。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当前,外贸企业不仅需要高效支付,还需要汇率锁定、供应链融资等增值服务。加上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会对品牌形象和生产设备进行升级,因此需要支付机构深度嵌入其产业链。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逐步成为跨境支付企业的新赛道。一位支付行业分析师表示,外部环境不断推动外贸行业向品牌化转型,支付机构也须从“工具提供商”转向“生态共建者”。
展望未来,博通咨询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跨境支付行业整合将加剧,头部支付机构凭借品牌、技术、资源等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完善业务布局,拓展全球市场。一些实力欠佳的支付机构可能被淘汰或收购,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跨界合作将会增加,跨境支付机构与银行、国际卡组织、互联网平台等将会产生更多合作。”王蓬博说,合规筑基、技术破局、生态赋能将成为跨境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