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电商专供”的卷纸比超市买的小一圈、同款洗衣液网购的比实体店的“稀”……在不少人眼中,“电商专供”已然成为质量缩水的代名词。(见1月16日《广州日报》)
春节将至,年货采购掀起热潮,线上购物成为不少人置办年货的首选方式。然而,随着“电商专供”乱象频繁出现,很多消费者似乎已将“电商专供”和“质量欠佳”画上了等号。
当然,并非所有“电商专供”都存在质量问题,但现实中,很多标注“电商专供”的商品往往都存在与实体店同款商品质量不一等情形,令人渐渐失去信任。部分商家通过缩小产品规格、降低产品质量标准等手段,降低成本以实现价格优势。而不同平台间设置的“壁垒”,使得消费者难以对同款商品进行全面比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电商专供”乱象犹如一颗毒瘤,正在侵蚀着市场的健康肌体。一方面,线上线下货源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诚信经营、提供优质产品的商家,可能因为无法在价格上与“电商专供”低质产品竞争而处于劣势。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不同平台间的“壁垒”,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取真实、全面的商品信息,市场价格信号被扭曲,进而对市场价格稳定造成冲击。
商家和电商平台理应对此进行深刻反思。商家应明白通过降低质量来获取短期利益,无异于饮鸩止渴。电商平台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严格审核“电商专供”商品的质量,避免低质产品充斥平台。同时,利用技术手段打破平台间的“壁垒”,营造透明、公平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物。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线上线下市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场秩序稳定。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电商专供”本应是电商时代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而产生的创新模式,绝不能被“玩坏”,甚至成了质量缩水的代名词。让“电商专供”回归品质正轨,打造公平、诚信、优质的购物环境,不能让消费者等太久。(许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