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市委编办、市公安局高度重视辅警队伍建设,坚持辅警队伍管理体制机制“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三个导向,持续优化辅警队伍管理工作,着力提升辅警队伍的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辅警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截止到11月13日,全市3500多名辅警完成学历提升,新招考大专及以上学历辅警占比达80%,辅警离职率下降至1.7%,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制度先行,筑牢规范化管理根基。按照《福建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市委编办积极指导市公安局做好辅警用人额度管理工作,坚持“严控总量、合理分配”原则,以警种工作职责、警务工作体量、警力调配现状和区域警情态势等作为考虑要素,构建工作体量与人员配置测算模型,明确按照一定比例合理核定和科学配置辅警用人额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任务需求,每年度按程序开展即时评估和动态调整,实现辅警用人额度规范化管理。坚持“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原则,明确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辅警人员的管理主体和业务边界,在辅警岗位设置上突出差异化,细分为交通辅警、社区辅警、刑侦辅警等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适”。
赋能提质,打造专业化辅警队伍。立足辅警队伍的工作职责和定位,紧抓招聘关、考核关和纪律关等关键节点,提升队伍管理效能。严把招聘关,建立辅警准入协同监管体系,出台《泉州市警务辅助人员招聘办法(试行)》,统一辅警人员的招聘标准、流程,明确公开招聘的各个环节要求,杜绝“人情招录”。细化考核关,建立全市辅警人员管理平台,实现辅警队伍人事信息和考核绩效全市域实时管理。制定“日常表现+业务实绩+群众评价”量化考核表,细化各项辅警人员工作指标并纳入平时绩效考核,实行月度和年度考核结果公示,考核结果挂钩薪资待遇和层级晋升。严明纪律关,实施辅警人员年审制度,联动履职回避、投诉处理等监督机制,每年开展辅警全员背审,对于问题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暖心保障,夯实人性化留人基础。着力破解辅警待遇保障偏低、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难题,一方面积极探索辅警薪酬改革,如鲤城分局推进辅警工资差异化改革,台商投资区分局探索推行年金保障机制,通过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优化工资结构、完善福利待遇等方式,逐步提高辅警薪酬待遇标准,切实提升辅警薪资待遇。另一方面,加大从优待辅保障力度,建立健康档案,健全完善抚恤慰问、大病特困救助机制,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建立谈心谈话机制,定期了解工作和生活困难,切实提升辅警融入公安队伍的归属感。(肖松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