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特应性皮炎日丨刷新AD治疗新目标,MDA助力患者“达标”治疗-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15 15:05:37
来源:新华网

世界特应性皮炎日丨刷新AD治疗新目标,MDA助力患者“达标”治疗

字体:

9月14日是世界特应性皮炎日,值此之际,由中国AD之家和AD康复关爱社区发起的“AD自由π∙刷新朋友圈”在上海启幕。

破解特应性皮炎的困局:MDA助力实现AD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疹和剧烈瘙痒。活动现场,许多患者表示,由于表面皮肤破损容易导致自卑、失眠、焦虑等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石磊指出:“AD所造成的剧烈瘙痒,可导致患者年平均睡眠减少超过500小时,约35%的中重度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直接医疗开支可达家庭年收入的12%-18%,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以及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AD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目前仍难以彻底治愈,需要进行长期管理。AD传统治疗目标以“皮损控制(EASI 50/75)”为主,然而在实际诊疗中发现,传统治疗存在局限,部分患者认为不痒、皮损大部分清除就是好了,不用再吃药、涂药,忽视其慢性复发性的疾病本质,从而陷入“复发-缓解-复发”的循环困境,导致AD治疗不足,尤其多数中重度AD患者仍存在显著疾病负担。

调查显示,AD患者对于皮损和瘙痒的治疗需求较高,大部分患者认为“无瘙痒”和“皮损快速改善”非常重要。这使得传统治疗目标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亟需更高的治疗目标,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皮损和瘙痒,实现对疾病的长期管理。面对AD患者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国际专家提出最小疾病活动度(minimal disease activity,MDA)的概念,旨在优化AD的治疗管理,制定系统治疗的疗效标准。MDA是基于医师报告结局和患者报告结局所制定的AD更高治疗目标,帮助患者实现EASI 90(皮损几乎清除)和NRS 0/1(无瘙痒或几乎无瘙痒)。

从“有效”到“达标”: MDA引领特应性皮炎治疗新目标

MDA的提出,量化了AD诊疗标准,将AD治疗从传统的“有效”推向“达标”管理新阶段。目前全国重点医院的相关科室例如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皮肤科也在积极践行特应性皮炎MDA达标的新标准,石磊教授指出:“对于中重度AD患者,治疗方案不应仅由医生决定,而需结合患者意愿共同决策。AD患者应尽早启动达标治疗,实现有效控制,达到一定程度的治愈,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造成对身体系统损害,引起心理障碍。”

MDA整合了皮损、瘙痒等多维指标,为医患提供了明确、可量化的治疗目标,推动AD诊疗从EASI 75向EASI 90、瘙痒完全缓解等高阶标准迈进。在治疗选择方面,从传统的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到近年来广泛应用的IL-4/13抑制剂、JAK抑制剂,不同药物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上各具特点。石磊教授强调,只有将医生的专业判断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制定出可持续且高效的治疗路径。

MDA治疗标准的践行,能帮助患者达到多个维度的更优改善,实现最大生活自由度。例如头颈面部皮损清除后,颜值提升了,不再害怕抛头露面;瘙痒缓解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状态好了,工作、学习等日常表现更加专注;全身皮损消除后,不再因外貌问题而自卑,逐渐恢复自信,更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刷新AD治疗的更高治疗目标MDA,可以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恢复对生活的掌控感,享受高自由度生活。

【纠错】 【责任编辑:白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