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呼吸成为负担:重新认识慢阻肺,守护您的每一口气-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20 10:35:26
来源:新华网

别让呼吸成为负担:重新认识慢阻肺,守护您的每一口气

字体:

提到“慢阻肺”,许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老年人咳嗽、气喘的画面。然而,这个沉默的“呼吸杀手”正日益年轻化,它并非衰老的必然,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2025年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倡导的主题是:“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病”。这要求我们超越传统,将管理关口前移,并贯穿生命全程。

慢阻肺,不只是“肺”的事儿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简单理解为气道变窄了,呼吸时气流进出不畅,像被堵住的吸管。

核心是“发炎”与“破坏”:长期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吸烟,也包括粉尘、废气等)刺激,导致肺部发生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会:

堵住气道:让呼吸的通道变窄、痰液增多。

破坏肺泡:让肺的弹性下降,像失去弹性的旧气球,无法有效进行气体交换。

全身性影响:它不仅是肺部疾病,更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长期的缺氧和炎症会引发肌肉萎缩、心血管风险、骨质疏松与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识别信号:这些“小毛病”可能是警报

慢阻肺的早期症状非常具有欺骗性,极易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或“抽烟的正常反应”。请警惕以下信号:

持续性咳嗽:不是偶尔咳,而是几乎每天都会咳,且持续数月。

咳痰:通常为白色黏液痰,晨起时更多,感染时可能为脓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最核心的信号。最初可能只在上楼、快走或提重物时感觉“气不够用”,逐渐发展到穿衣、洗澡等日常活动都感到费力。

喘息和胸闷:感觉胸口有压迫感,或呼吸时带有“嘶嘶”声。

一个被忽视的指标:“活动耐力下降”。如果您发现,过去能轻松完成的散步、爬楼,现在变得力不从心,需要中途休息,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老了”,而是肺功能在报警。要将“活动耐力”视为和血压、血糖一样重要的健康指标。

诊断金标准:肺功能检查

诊断慢阻肺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一项简单无创的检查——肺功能检查。它不像拍X光片那样“被动接受”,而需要您的主动配合,更像是对您的肺部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能测试”。

它不是“吹一口气”,而是一系列“呼吸口令”的精密配合:

平静呼吸:首先,您会夹住鼻子,用嘴含着一次性呼吸筒,像平时一样自然地呼吸几次。

最大吸气与爆发式呼气:接着,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您需要尽最大努力深吸一口气,让肺部完全充满,然后用尽全力、毫无保留地、快速地“爆发”出去,将气呼尽——这个过程要求“快、猛、持久”,通常需要持续呼气至少6秒钟以上,直到完全呼不出为止。这是检测核心指标(如FEV1/FVC)的关键步骤。

补充测试:有时,还可能要求您在正常呼吸后,进行最快最深的呼吸,以评估肺的通气储备能力。

整个过程的意义:通过这一系列不同模式的呼吸,仪器能够精确绘制出您的“呼吸流量-容积曲线”,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气流受限(即气道堵塞),以及其严重程度。

引入“肺年龄”概念:通过肺功能结果,可以计算出您的 “肺年龄” 。一个45岁的吸烟者,其“肺年龄”可能已经达到60岁。这个直观的概念,能强烈警示我们肺健康正在透支。

治疗新理念:从“被动吃药”到“主动管理”

现代慢阻肺治疗的目标,已不再是简单地“止咳平喘”,而是减少急性加重、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活动能力。

1、核心武器:长期规范吸入药物。它们像“消防员”,直接作用于肺部,减轻炎症、扩张气道。切记: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2、被严重低估的“生命线”:肺康复。肺康复不是简单的“呼吸操”,而是一套集运动训练、营养指导、疾病教育、心理疏导于一体的个性化方案。它能显著改善您的呼吸困难和疲劳感,让您“敢动、能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

3、预防急性加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是慢阻肺患者的“必备盔甲”,能有效预防因感染导致的急性加重,避免病情雪上加霜。

日常护肺行动指南

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这是最重要、最有效的一步。

远离污染:在雾霾天减少外出,使用空气净化器。厨房务必安装并使用抽油烟机。

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从慢走、太极等开始,循序渐进。

均衡营养: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维持呼吸肌力量。

学习“唇缩呼吸法”:感觉气短时,用鼻子吸气,然后像吹口哨一样撅起嘴唇慢慢呼气,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文/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个案管理师 李娜 主任医师 牟向东)

【纠错】 【责任编辑: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