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中部战区陆军某旅装备维修中心内,引擎轰鸣声此起彼伏。
随着某型火炮动力舱舱门缓缓打开,一堂装备维修示范课开讲。该旅“金牌技师”常一飞作为主讲人,向来自各营连的驾驶员和技术骨干传授装备维修技巧。
“注意滤芯边缘的金属压痕,这是判断变速箱磨损程度的重要依据。”听着常一飞深入浅出的讲解,技术骨干们围成一个半圆,认真观察滤芯边缘的细微凹痕。某连驾驶员易和祥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实操示范课,该旅“维修能力孵化站”每周都会组织一次。
近年来,随着大量新装备陆续列装,该旅各营连组织装备换季保养时,往往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几年下来,专业骨干们在操作实践中集智攻关,积累了很多实用管用的维修技能和经验。
为了不让这些好经验“人走失传”,该旅一位高级技师将身边战友的心得技巧记录下来,汇总成厚厚一本“技术宝典”。受此启发,该旅机关决定搭建一个专业技能传承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维修能力孵化站”正式成立。
“维修能力孵化站”成立后,该旅针对各类装备维修难题,面向官兵广泛征集“金点子”。同时,他们邀请各专业维修经验丰富的“金牌技师”和装备生产厂家工程师,定期为基层营连技术骨干传经送宝。
此外,该旅以“维修能力孵化站”为平台,组织技术骨干持续攻关,研发出多款专用维修工具,提升了装备维修的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依托“维修能力孵化站”,该旅还探索构建起一套全新的人才培训模式——针对驾驶员、维修技师、装备管理人员,推出“理论授课—实装操作—特情处置”进阶培训模式;与装备厂家建立定期驻点和远程会诊机制,常态邀请厂家工程师来队开展“随装教学”;定期组织专业比武,激励技术骨干立足岗位提升装备保障能力。
在该旅近期组织的一次训练中,某连火炮驾驶员赵瑞勇发现仪表盘油压报警后,迅速检查油路温度和线路情况,很快成功排除故障。“通过专业培训,我们如今处置装备故障底气十足!”赵瑞勇说。
汇聚实用经验,孵化创新成果。该旅领导介绍,他们依托“维修能力孵化站”梳理总结出一套装备排故经验集,不仅缩短了技术骨干培养周期,还取得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大幅提升了装备维修水平。“维修能力孵化站”让一批技术骨干快速成长,他们传承的“手艺”和“绝活”辐射基层营连,为全旅战斗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