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销喊得震天响,实则套路藏花样。
低价商品要看清,残次假货常伪装。
预付充值多思量,店家跑路哭断肠。
捂紧钱包别贪小,踏实购物最稳当。
“双十一”已经开始
付款前
咱先看几个视频乐呵乐呵
谨防消费陷阱
快乐购物,理性消费
每逢“双十一”,“预售抢定金”“全网最低价”“军工特供价”等促销噱头密集出现。一些看似实惠的背后,既有针对普通消费者的陷阱,更有瞄准官兵及家属的“暗坑”——购物踩坑不仅是经济损失,还可能因信息泄露危及保密纪律、因借贷触碰财务红线。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高频陷阱需警惕
两类风险要分清
(一)大众通用型陷阱
技术造假陷阱:AI克隆“数字代言人”推销“三无产品”,制作虚假场景视频误导消费者。鉴别时可留意AI语音机械尾音、换脸视频固定眨眼频率,无“数字水印”的内容需严加警惕。

价格套路陷阱:网上常有商家将商品先涨后降营造优惠假象;超长预售期商品可能降价或迭代,还可能拒退定金;一些保价承诺多形同虚设,部分不良商家会找理由拒绝补差。

交易与宣传陷阱:部分商家引导微信群、QQ群等私域交易致维权难,即时配送时效“缩水”后责任推诿,运费险“隐形缩水”;直播中“全网最低价”“夸大功效”“虚假秒杀”等问题突出。

(二)官兵专属型陷阱
“涉军噱头”陷阱:不法分子以“部队特供”“军人专属优惠”骗货款,或借“领福利”套取部队番号、驻地等敏感信息倒卖。
信息钓鱼陷阱:陌生链接可能植入病毒,免费WiFi易泄露信息,“低价充值卡”或为洗钱骗局,致个人手机号冻结。

避坑维权有方法
勤俭自律记心间
(一)避坑要点
牢记“三不碰”:先交钱、商家信息模糊、涉军专属福利坚决不碰;“两核实”:查商家资质,向部队后勤确认“特供”(部队采购无私下销售)。
守住消费底线:收货地址模糊处理,留存交易凭证,制定消费计划,拒绝“月光”和“超前消费”。
做好价格核查:用工具核对原价,下单前确认预售发货时间和退货政策,拒绝“超长预售+全款支付”。

(二)维权渠道
有消费纠纷先找平台客服,协商无果可通过“12315”或消委会维权投诉;涉欺诈、诈骗,收集证据报案;直播购物受平台及法律保护,“退一赔三”适用,霸王条款均无效;遇到信息泄露等情况,立即向单位保卫部门报告。

(三)传承勤俭
勤俭节约是军队传家宝,“双十一”前算好两笔账:政治账,不攀比、不浪费,守住艰苦奋斗作风;经济账,把钱花在刀刃上,用理性消费担起家庭责任。

战友们,当前的“双十一”是技术赋能与陷阱升级并存,我们务必坚守“需求导向+证据意识+纪律意识”,做到既享购物便利,又护权益、守纪律,做真正的“消费赢家”。祝大家购物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