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庐山:“围庐夜话”听民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16 10:27:1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江西庐山:“围庐夜话”听民声

字体:

  冬夜寒意渐浓,位于江西庐山南麓的白鹿镇五里村彭家村小组的村民活动室里,却热气腾腾。几十名村民与庐山市委书记、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围坐成一圈,一场“围庐夜话”恳谈会,就在这略显拥挤却充满期盼的空间里开始了。

  “邵书记,我憋了一肚子话,就想说说咱村口这条‘揪心路’!”62岁的老党员彭永洪嗓音洪亮,打破了初始的沉寂。

  他直言不讳:“去年搞雨污分流是好事,可路被挖破了,井盖也高出路面五六公分,成了‘绊马索’,村里好几个人摔伤了!”

  话音刚落,村民彭康华立刻补充:“我12岁的儿子,骑自行车就在那儿摔过。从过去的黄泥路到今天的水泥路,我们特别感谢政府。但现在这800米的主干道,坑洼加高盖,老人孩子出门,心都悬着!”

  庐山市委书记邵九思身体前倾,仔细询问路面的具体情况后,对在场的干部说:“一条路的变化,见证的是国家发展的进程。我小时候,村里能修一条砂石路都是奢望。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让群众从‘有路走’到‘走得好’。这条路的问题,一定要解决。”

  一锤定音。活动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恳谈会迅速进入高潮。问题接连抛出,村民彭木林提到村口的危墙“眼看要倒,附近放学的孩子路过危险”时,邵九思当场拍板:“围墙,一个礼拜修好!”

  紧接着,矛头转向田间地头。“书记,那些网线掉下来乱得像蜘蛛网,地都没法好好种了。”一位头发花白的村民抱怨。几乎同时,关于“路灯太暗太稀,晚上不敢出门”的呼声也从不同角落传来。

  “这个问题,我们农业农村局来办!”庐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殷小依率先“抢单”,“市里‘五治五美’工作对路灯有明确要求,之前是我们没收集到。明天就和镇里对接,路灯‘应装尽装’。”他说。

  “大概多久?”邵九思追问。

  “半个月到20天。”

  “好,一个月内,必须解决!”

  这边话音未落,另一边早已按捺不住。庐山市工信局局长张雁康立刻抬高声量,果断“接单”:“空中‘蜘蛛网’归我们工信管!整治工作已在推进,不用等明天部署,我现在就通知运营商,明天一早派人到现场,当场勘查,当场整改,效率更高!”

  “抢单”之势已然形成。当村民提到进村电线杆太近、大车易剐蹭的问题时,张雁康未等点名,再次主动“打包票”:“这个隐患明天一并解决,请大家放心!”

  现场顿时热闹起来。原本严肃的会场响起阵阵笑声,村民们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每当一个部门负责人起身领下任务,掌声就热烈地响起,一次比一次响亮,一次比一次持久。

  夜色渐深,话题从眼前的路灯井盖,慢慢说到了往后日子的盼头。有老人念叨着养老金要能再多些就好了,有村民盼着能快点吃上旅游饭,这些话引起了共鸣。五里村是江西省“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虽地处庐山脚下,却不在主要旅游线路上,多年来守着名山胜景,旅游业始终难成气候。

  对这些短期内解决不了的难处,邵九思没绕弯子:“咱们村这些事,我都记下了。”他翻开手里的笔记本,“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健全养老事业、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这些都写入了‘十五五’规划建议。”

  这时,角落里传来小声嘀咕:“规划建议那么远,真能管到我们这小村子?”

  “管得到。”邵九思接过话茬,“规划建议不是写在纸上的空话。咱们今天说的每件事,都是规划建议的起点。坑洼的路面要修好,老人的养老要保障,村里的产业要发展……这些事办好了,规划建议才算落了地。”

  夜深了,村民们三三两两走出活动室。干部们还聚在一起,商量着明天先去哪个村小组,暖黄的灯光照着他们摊开的地图和写满问题的笔记本。这场冬夜的谈话,把国家的蓝图和百姓的日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记者 刘佳敏)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