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整合提速,从三大信号看国资布局优化新思路-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21 19:45:33
来源:新华社

专业化整合提速,从三大信号看国资布局优化新思路

字体:

  专业化整合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目前呈现哪些新趋势?下一步有哪些新部署?1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的一场以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为主题的推进会上,一系列信号值得关注。

  信号一:央企专业化整合“加速跑”

  专业化整合是指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

  去年以来,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央企业持续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开展专业化整合项目千余个。“通过一系列整合,国资央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会议上这样评价。

  例如,今年2月份,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统筹境内外钾锂资源增储上产,标志着央地协同打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盐湖产业“航母”迈出关键步伐;聚焦打造国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中国一汽协同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中国诚通完成力神动力电池及储能板块专业化整合,成立中汽新能,加快升级发展。

  当前,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视为“头号任务”,通过专业化整合手段来促进创新要素更充分集聚,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在21日的推进会上,一系列涉及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的整合项目签约,凸显强化科技创新、协同攻关关键技术的意图——比如,中国石化与东方电气集团、内蒙古乌审旗碳纤维“产业合作+资本运作”项目,推动高端碳纤维材料发展;中国国新与中汽中心联手打造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助力破解“中国芯”上车应用难题。

  信号二:向“新”、向“高”、向优势企业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李镇看来,现阶段开展专业化整合工作,就是要深刻把握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补链强链、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整合的主动性、系统性、针对性,将专业化整合打造成培育核心优势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展望未来,哪些领域的整合将提速?此次会议作出了新部署。

  首先,国务院国资委强调,主业领域具备优势的集团,要推动央企间相关资源有效集聚。“非主业、非优势资产具有整合价值的,要加快实现向主业央企集中。”李镇强调,开展专业化整合必须符合行业和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坚持长期主义、坚决杜绝片面追求短期规模而搞无关多元、无序扩张。

  第二,优化行业资源配置——从央企之间横向看,未来要针对业务布局不合理的部分行业,支持头部企业开展整合,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规模效应;从产业链纵向看,整合要锚定“高端”发力,力求获取更多关键资源和技术,积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扩大高端市场份额;从央企集团内部看,推进同类业务整合是重点任务,要合并精简部分业务板块,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集团整体效率效能。

  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下一步国资央企要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能力。

  李镇说,要用好并购这一整合方式,深入研究企业定位和需求,明确不同整合方向,设计好相应整合模式和路径。他强调,要多用、善用资本市场。“各央企集团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业务中,属于非主业、但具备成长潜力的,可探索注入其他主业央企集团所属上市平台,实现央企间互利共赢。”李镇说。

  信号三:重整合,更重融合

  整合只是改革的开始,融合才是改革落地的关键。

  此次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对开展专业化整合改革的相关企业提出了“要实现运营一体化、创新一体化、品牌一体化”的更高要求。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对并入板块的人力、技术、市场等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深化各业务板块之间业务合作,推动并入企业积极吸收集团在战略管理、组织运营、资本运作、文化塑造等方面的经验,实现信息、资源、市场和管理制度对接;加快推动研发、数据等创新要素整合,加强内部研发机构、生产机构等合作对接;此外,加快集团内部品牌整合,构建统分结合、梯次衔接的品牌架构,提升品牌凝聚力和影响力。

  李镇表示,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下一步中央企业要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举措,大力推动整合工作,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王希)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