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不放松,来年“丰”可期——多地冬种及田间管护见闻-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24 21:35:04
来源:新华网

今冬不放松,来年“丰”可期——多地冬种及田间管护见闻

字体: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题:今冬不放松,来年“丰”可期——多地冬种及田间管护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彤、王昆、胡璐

  小雪节气已至。往年此时本应渐趋沉寂的关中平原,广袤田野间仍是繁忙景象。因为持续降雨导致秋收推迟,今年本应在10月下旬就可完成的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播种,推迟至今。抢抓农时,确保应播尽播,成为眼下陕西夏粮主产区农民的自觉行动。

  放眼全国,秋冬交接之际,各地农民不约而同加快着脚步,抢抓农时不放松,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良田播良种 抢种不放松

  “地不冻,只管种!”小雪节气过后的关中平原,气温逐日下降。当记者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见到柳路路时,一边紧盯播种机行进轨迹、一边默数下种数量的这位“80后”粮农,顾不得擦拭头上汗水,发出了由衷感慨。

  柳路路说,今年秋淋多年少见,包括渭南在内的陕西多地,秋收开镰普遍推迟15天以上。“到11月10日才完成秋收。往年小麦的秋播,今年不得不成为冬播。”

  保质保量完成小麦播种,成为眼下当务之急。最近十来天,在柳路路耕种的2300多亩粮田里,每天从天不亮到日落的十几个钟头,都能见到旋耕机、深松机、播种机作业的场景。

  “正常年景下,一亩小麦用种量在35斤左右,复合肥需要120斤。但今年因为播种期推迟,用种量和复合肥施用量有所增加,分别达到了47斤和140斤。为了确保小麦出苗,麦种距地表的距离也要由以往的8公分以上控制到5公分以下。经过秸秆还田、深松、晾晒后的麦田,土壤墒情不错,25号前完成播种不成问题!”他说。

  一台播种机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的麦田进行播种作业。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10月下旬,在山东省汶上县,晨雾尚未散尽,农机手郭海洋驾驶大型拖拉机牵引精量播种机,在郭仓镇郭仓村田间平稳作业。

  “每天凌晨五点我们就要开始作业。”郭海洋说。

  汶上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郭延习说,今年秋冬种期间,汶上县组织100余支农技服务队下沉田间,分区、包片开展小麦播种技术指导。

  据农情调度,截至11月20日,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半。其中,黄淮海过九成半,进入扫尾阶段。

  良技现良田 科技助生产

  为确保播种质量,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多地冬小麦播种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今年秋冬种的紧张时刻,在河北省阜城县崔家庙镇,种粮大户李洪亮的播种作业科技范儿十足:一台台大型撒肥机、旋耕机、播种机有序穿梭,伴随着机械轰鸣声,从精准撒肥到深度旋耕,再到精量播种,一套标准化的冬小麦播种流程高效运转。

  望着眼前的麦田,李洪亮对明年的收成充满期待:“县农技站技术员经常下地指导,从施肥配比到播种时机,都给我们讲得明明白白。”

  “晚播看品种,品种看耐性。选种是小麦增产首要前提,北方小麦主产区应优先选用节水高产的优质强筋品种。”每到一处麦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副所长乔文臣都会叮嘱,“播种环节还要坚持适墒、适期、适量、适机、适深原则,综合运用窄行精播、宽幅精播等技术;同时要紧盯冬季冻害,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随着陕西西咸新区太平镇枣坪村800多亩麦田完成播种,冬灌用水成为农民们的关注点。

  枣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开荣说,村里的麦田主要依靠电泵抽水灌溉。最近几天,国网西咸新区供电公司组织服务队深入田间,利用无人机对配电线路、变压器等进行全方位排查,及时处理了线路老化等隐患。

 图为工作人员在陕西西咸新区太平镇枣坪村检修设备,为即将到来的冬灌进行准备。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种粮有奔头 来年“丰”可期

  农民们对来年的收获,有着各自的期许。

  “现在国家这么支持粮食生产,我们不仅要让自己的田地产出更高,还要把好经验、好技术分享给更多农户,带动大家一起提升粮食产能。”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盖永峰说,今年他们合作社种植了一万多亩玉米。

  “丰收来之不易。今年春季,黑河遭遇倒春寒,作物播种时间较往年推迟,面对不利气候,我们选用抗逆性强的玉米良种,搭配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科学种植技术,不仅稳住了苗情,还实现了玉米品质与产量的双提升。”盖永峰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粮农郭金年今年种植了600亩小麦。“最近,我完成了新一季冬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200亩。”他说,国家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能按时、足额发放,争取明年继续高产。 

 河北省馆陶县西厂村种粮大户张之旺在播种冬小麦。新华社记者赵鸿宇 摄

  “政策托底、科技助力,我们种粮有奔头!”采访中,一些粮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在现有种植面积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水平,做到多种粮、种好粮。

  “我们要和大伙一起提升粮食产能,为端牢‘中国饭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尽好咱农民的一份责任。”盖永峰说。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