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11月26日至28日,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三地人大常委会会议相继表决通过了《河北省永定河保护条例》《北京市永定河保护条例》《天津市永定河保护条例》。这是京津冀首次就流域治理保护开展协同立法,三部地方性法规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同步施行。
永定河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此次协同立法聚焦“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目标,落实全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要求,着力保障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促进文化保护传承。三地条例在章节结构、主要制度、协同措施、实施日期和文字表述上保持高度一致。
三地条例都明确了京津冀地区在政策制定、防洪减灾、生态补水、水污染物排放、生态保护补偿、联合监测、信息共享、执法司法等方面加强协作,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整体保护和综合治理。近年来,海河流域曾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三地条例明确提出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海河流域管理机构的统筹指导下,遵循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原则,与流域上下游地区协同完善永定河防洪工程体系,整体提升永定河流域防治洪涝灾害的能力。
三地条例还结合本地实际,设置了特色条款。例如《北京市永定河保护条例》提出结合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在流域滨水空间内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天津市永定河保护条例》对加强永定新河入海河口治理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河北省永定河保护条例》提出加强文化宣传,挖掘泥河湾遗址群、古堡文化等资源,培育文化旅游品牌。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