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国人权研究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11月28日在京召开。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科研机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人权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展开深入学习研讨。
“‘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致力于促进各项人权,特别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全面保障,全会提出了令人振奋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沈永祥表示,研究会将继续发挥学术优势,在推出研究成果的同时,借助召开国际研讨会、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等契机,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的人权理念和人权故事。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李晓表示,实现这一目标,要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依法保障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权法治保障。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结合基金会援助项目,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贯彻全会精神,要在乡村振兴大局中把保障农民生存权、发展权落到实处,通过合作社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和乡村人才培养,让农民共享发展机会与成果。”
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是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在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主任齐延平看来,数智技术赋能应以人的尊严这一内在价值为权衡尺度。“真正驾驭技术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性深处的道德意识与尊严感。当我们为数智技术发展欣喜的同时,更应守护好人的主体地位,确保数智向善。”齐延平说。
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旭炎表示,要把贯彻全会精神同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结合起来,以办好20项民心工程、推进鲁班工坊等工作为抓手,推动天津实践成为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上的生动注脚。
与会人士表示,人权研究工作者要不断深化人权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与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相匹配的原创性人权知识体系,积极参与多边人权事务,为提升我国在国际人权交流中的议题引领力、话语塑造力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