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10910米,我们在地球深处发现了什么?
“梦想”号就是为打穿地壳而设计建造的,它深钻功能达到了11000米的钻探能力。
这两个技术就是船在航行过程中,还是作业过程中都非常稳定的给实验室运行提供保障。
西湖大学课题组实现首个通过人工设计得到的、能够精确结合特定小分子的跨膜蛋白。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描绘出近6000年来东亚北方内陆—沿海—岛屿人群间的动态遗传交流史。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揭示了人类大脑皮层连接拓扑结构与遗传特性的内在关系。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我国首套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实现工程应用。
科学家巧妙地利用微生物的转化能力,通过地质封存,将原本被视为环境重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对地球生态系统大有裨益的宝贵资源。
船上可以接收到气象预报,如有很恶劣天气会提前避开。
随着“梦想”号的入列,中国深海探索开启了新篇章。
该成果将在下一代汽车动力电池、低空飞行动力、高端电子电池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
当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家电网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变速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丰宁电站实现全面投产发电。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
嫦娥六号带回世界首份月背样品、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首次实现、自研水冷磁体创造世界纪录……回望2024年,我国科学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攻坚克难,留下了一个个闪亮的中国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