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学生研学长虹 沉浸式体验工匠精神与“智”造魅力-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01 15:54:19
来源:新华网

万名学生研学长虹 沉浸式体验工匠精神与“智”造魅力

字体:

  6月27日,长虹双创智能制造工业园内好不热闹,不时传来阵阵讨论声、赞叹声……原来,来自成都一中学的70余名学生正在这里开展工业科技研学游,通过“沉浸式”体验,孩子们和科技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长虹在智能制造转型、核心技术突破及全球化品牌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工业科技+研学”,正在长虹碰撞出新的科技“火花”。截至目前,已经有近10000名中小学生在这里体验了一次不一样的工业科技旅程。

  沉浸式“打卡”智能制造生产车间

  此次“寻文化自信之根,追少年报国之梦”工业科技研学游的第一站,学生们首先走进了长虹精密电子智能制造厂、长虹爱创注塑智能制造厂。在这里,高速运转的SMT(贴片机)智能化生产线、产线上不断舞动的机械臂、不断轰鸣的智能注塑机,无不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力。跟随着讲解老师的详细讲解,孩子们看到了一个机械臂如何精准抓取微小元器件,了解了一颗颗塑料颗粒如何通过智能设备快速变成成品……而这些沉浸式体验,也让孩子们更加直观感受到科技是如何驱动生产效率的飞跃。

  “创趣手工课堂”解密科学原理

  研学游从来不止于“游”,更要将“研”和“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在参观完成后,一节生动的“创趣手工课堂”又在等待着孩子们去体验。在这节课堂上,孩子们参观完智能制造的机械臂后需要亲自制作一个木质液压机械臂,通过动手拼装机械臂模型,学习并体会机械传动原理,并与所学的初中物理杠杆原理、摩擦力、液体压强等知识点和公式建立深度链接,做到学以致用。

  随着老师的物理知识、原理介绍和示范讲解完成,孩子们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拼装。一块一块搭建、一个一个组装,教室里到处是孩子们认真钻研的身影,不时还有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声,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这个手工课堂很有挑战性,也很有趣,我觉得从这一个小模型的搭建让我们认识到了工业制造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支撑,这也激励我们要好好学习,未来才能走得更远。”张同学说。

 大国工匠面对面传递工匠精神

  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在接下来进行的大国工匠面对面活动中,孩子们在与国家级技能大师尹朝晖的对话中找到了答案。

  “毫厘之间,打磨方圆”,一个光滑到可以照镜子的凹模型面不仅体现了尹朝晖的抛光技艺,更蕴含着尹朝晖35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也从未有止境。”尹朝晖对孩子们轻声的说道。

  在现场,尹朝晖还带来了多件代表性作品,通过讲解作品的制造过程,无形中向孩子们传递了他是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坚守,遇到困难如何克服,实践中又是如何创新……过程中,孩子们也积极地与尹朝晖展开了亲切互动。在一声声交流中,孩子们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长虹工业科技研学游铸就产教融合新篇章

  在意犹未尽中,此次工业科技研学游落下了帷幕。

  “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感受科技的魅力,厚植大国工匠精神。”长虹双创工业科技研学基地负责人宋舟介绍道,长虹双创园工业科技研学基地占地490亩,自今年3月份以来,已陆续接待近10000名师生开展工业科技研学活动。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以‘有趣、好玩、体验、探究’为原则并体现教育属性。”据介绍,目前,长虹双创智能制造产业园工业科技研学游聚焦“产业报国爱国主义、国企担当环保责任、智能制造工匠精神”三条主线,设置“知行合一、智造寻访、科学实验、手工创趣、大国工匠”等主题课程,不仅让学生感受工业科技研学游的魅力,更让学生能记住、会应用。

  宋舟表示,下一步,长虹双创智能制造产业园将继续以"科技赋能、产教联动"为路径,推动产业与教育协同发展、深化落实产教融合,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打造一线工业科技研学的“新坐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